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新国企│【实录】余卫平:从“走出去”到“留下来”

2015-03-18 国资小新


3月16日,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余卫平做客 “对话新国企,引领新常态”两会特别报道节目,特约主持人、民生证券首席研究员管清友,围绕“轨道交通企业发展”等热点话题与网友做了交流。余卫平认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留下来”。以下为对话实录。


余卫平

管清友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新国企,引领新常态”的访谈节目,那么这档节目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一档栏目,我们今天呢,对话的嘉宾是中国北车的副总裁余卫平先生,余总,给大家打个招呼。



余卫平:观众们好。



主持人:大家好,那么时间非常有限,我就直接跟您交流我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我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呢,也准备了一些材料,那么也咨询了一些朋友,他们关心什么问题。我想呢第一个问题先提给您,就是说您怎么看待这些年来中国轨道交通企业在走出去当中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境,以后发展的一些思路?



余卫平好。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说是现在是越来越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呢从产品的层次上来看,已经从低端的产品向高端的产品输出这方面前进了;第二个方面就是从,现在已经从产品的走出去到技术的走出去;第三个方面,是从产品的走出去,上升到这种资本的走出去;第四个方面,应该说现在已经从产品的走出去到走进了当地的,走进当地,并在当地形成产品,服务于当地。我觉得从这以上的这四个方面,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中国这个企业现在走出去是越来越好的一个局面。



不同层次的“走出去”要面临不同的困难


主持人:这些年应该说这个成绩,我们是看得很清楚,但是呢,学术界也好,实业界也好,社会对这个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走出去,其实也有一些顾虑和担忧,就从您这个角度,从您所处的这个行业角度,这些年您遇到过什么困难没有,就是这个困境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大家的一些担心是不是有道理?



余卫平:走出去困难肯定是有,而且应该说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走出去的困难,在不同的阶段困难的大小也不一样。从产品走出去的阶段,最主要的是用户要认可你这个技术、质量、服务和价格,也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技术,良好的性价比和良好的服务,这是在第一阶段的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第二个阶段的走出去,从产品的走出去到技术的走出去,这方面遇到的阻力就是当地的政府、民众和社会都认可你这个技术,然后你这个技术才能够在当地得到使用,才能够使这种技术在当地形成产品,服务于当地这方面。比如说前几年,我们一直在对巴基斯坦输出这种技术的走出去,扶持当地的轨道交通的发展这方面。第三个阶段,这个资本的走出去遇到的困难,主要就是在当地认可你这个企业,认可你这个行业,希望这个企业能够在当地投入一定的资本,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通过这个企业能够为当地提供就业、税收等等各方面的增长。



主持人:就整个产业链条的本地化。



余卫平:对,一个链条的产业化。这样就是说他们对你各个方面都认可了才可以,要不然你这个企业在当地就是很难,你要到第四阶段来讲,就是在当地,纯本地化了,本地化了,遇到的问题可能更多,一个是社会文化,就是你能不能融进当地的文化,和当地的文化有机地结合,然后大家都认可你,是不是?第二个方面呢,你能不能在当地尽到社会的责任,你比如说环保、就业,还有扶助弱势群体,等等各个方面他都能认可你,只有你融进了当地的文化,为社会,为当地的社会尽到责任了,变成人们从不认识到认识,到你企业的,喜欢的企业,这样你就真正地走进去了,留下来了。所以说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困难。




中国地铁登陆美国的幕后


主持人:我特别希望您能举一个例子或者举两个例子吧,就是说您的这个从业经历当中,哪一个您认为是最成功的一个案例,哪一个是您认为是最遗憾的,甚至是觉得做的最失败的一个案例,能不能举两个例子给我们说一说?



余卫平: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你是指第几阶段。



主持人:无论哪个阶段都可以。



余卫平:比较成功的,我觉得可以讲讲两个案例吧。第一个就是南非的,去年我们在南非市场取得了一个较大的订单,这个大家从网上和报上都能知道,无论是北车和南车,在南非的机车市场取得了应该说是很大的成功。那么这主要得益于什么呢?一个是从党和国家的政府层面,有一个良好的政府友好关系,有一种和谐的氛围。从企业层面,我们和用户应该说是跟踪了近五年,而且通过了各个方面的磨合,从产品的认识、认知,到对这个产品现在在国际上的应用业绩,到对我们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研究和国内的整个应用,包括在国外的应用,充分认可之后,才认识到中国企业这几款产品,在国际上既有较好的性价比,再加上我们这种良好的国际服务团队,所以说最终他选择了我们这个产品,这是一个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第二个成功的案例,我觉得是在美国波斯顿的地铁。应该说美国波斯顿地铁在全球要求的技术水平很高。



主持人:最高的。



余卫平:顶级高的。而且还有一个“买美国法”这种特别的限制,中国的装备业真正能够很好的进入到这个市场确实不多,所以说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开始研究美国市场,对美国市场的规则,从这种政府的层面到社会的层面,到用户的层面,包括法律层面、金融层面,和这种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层面上,充分地进行了研究,制定了一套非常详细的策略。首先从政府层面,怎么进行沟通、公关,使它认可中国的产品。第二个就是从这种产品本身的程度,美国是有一个美国标准要求的,那么我们通过我们的技术专家的充分的研究还有试验,最后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主持人:我们的产品是需要适用不同国家不同的标准。



余卫平:不同的标准要求了,美国主要是ARR标准,那么在社会责任上,你比如美国要求有买美国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百分之多少的比例,那么这个我们怎么办?我们要跟当地的企业联合会进行沟通,跟他们研究怎么能够满足这个,然后包括“买美国法”,要跟政府招标部门等等这些认真地研究。通过了一系列的措施,从政府,从标准,从社会责任和从招标角度研究,从各个方面研究。



主持人:就是这方面的经验,应该说积累的还是很多的。但是我同时也特别想听听您说,就是您说在做一个具体项目的时候,你有没有失败的情况,或者说有没有特别遗憾的情况,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反思我们自己是哪些方面没有做好?



余卫平:也有遗憾的吧,不能叫失败,你比如近期大家都在说的墨西哥高铁,就是一个众所周知比较遗憾的一个市场的竞争了,我们也在分析这个方面。应该说不是产品因素,也不是在技术因素,可能在产品本身之外的因素这方面,所以说以后我们会在国际市场当中,不仅从产品自身的要素,更要从产品所在的当地的这种政府要素、社会要素、历史人文的要素。




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布局


主持人:余总,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实际上中国的领导人是非常重视轨道交通产品的出口问题,也应该说底气很足,你看李克强总理到欧洲、到泰国,都充当起了高铁产品的推销员,大家也很振奋。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国家这么重视,老百姓也是比较认可,那么我们如何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之下,掀起一轮新的走出去的热潮,轨道交通行业乃至您自己的企业走出去的这种谋篇布局。



余卫平:好,谢谢!应该说是非常感谢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习主席和李总理,到国际上的任何一个场合都推销我们的高铁,确实是,我们国家的高铁在国际上是既有很强的竞争力的,我们不管是在产品自身,既有良好的性价比,良好的质量,在这个整个的未来的产品的服务方面,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国际服务,更有呢,中国是有很好的、很成功的运营的经验,这是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也没有。



主持人:就是我们不光是有制造,还有这个服务。



余卫平:对对对,所以说呢,我相信我们的产品在“一带一路”当中,我认为能够起到先锋的、打头阵的作用。我们企业,都非常重视,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班子,从技术、质量、生产、服务、资本,包括法律的、财务的一个专门围绕走出去的班子,那么从我们的行业上来看,铁总也是非常重视,黄民副总经理专门负责这个事,多次召开了有关这方面会谋篇布局。应该说围绕“一带一路”现在我们据初步的统计,已经跟28个国家在进行交流和沟通,围绕“一带一路”在当地的这种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行谋篇布局吧,应该说近期进度比较快的,大家也知道,一个是俄罗斯的莫喀高铁。



主持人:莫斯科到喀山的。



余卫平:喀山的。再一个就是泰国的高铁也比较快,还有马来西亚,这是在亚洲和独联体。那么说在欧洲和欧亚这块,就像土耳其,土耳其这块,近期包括欧洲的英国,包括美国等等,对我们也非常感兴趣,先后也相互地了解和沟通,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但是高铁这个项目呢,应该说每个高铁项目都得有三到五年的时间。



主持人:这个投资周期长,确实周期长。



余卫平:对对对,所以说呢短期一两年,大家说怎么还没有很着急呢?请大家不要着急,好戏在后头,好菜还在后头。



主持人:你有这个信心,我想大家就有这个信心。那么其实现在社会是,对于投资者还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这么大范围的布局,盈利情况到底怎么样?



余卫平:应该说各位观众、各位投资者,尤其是各位投资者,我认为你们完全可以放心,从近来的南北车的这个重组的信息一发出,我们的股票已经连续涨停了十几个了,已经涨停,这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再一个呢,我给大家讲一讲,就是我认为大家应该很有信心的,在北车的去年股票上市的时候,我也去参加了路演,在香港、新加坡,还有美国,先后我们接触了近二十几家涉及投资的公司,应该说每个公司也都关心这个,关心这个投资的回报率,从我们的分析,大家应该都是很有信心,所以说在去年,在这个股市全面低迷的时候,北车的股票,H股逆势而上,而且取得了一个较好的价位,不光取得一个较好的价位,从去年到今年,你看持有这个北车股票的应该是翻两番了吧,当时是5块1毛7嘛,现在涨到了13块多了吧。



主持人:这也是伴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



余卫平:对。



主持人:大蓝筹的价值回归,这个过程当中发生的。投资者他还关心未来盈利的持续性问题,包括重组之后的一些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路,我想你能不能放这个方面再具体说一下。



余卫平:应该说我觉得是这样,南北车的组合,是走向一个更好、更优、更强、更大的一个世界的企业,通过这个组合之后,将在未来的世界轨道市场上,形成了一个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的这么一个高端的企业。那么它的整个的实力和体量,我认为在世界上应该是NO.1。




中国高铁优势何在?


主持人:因为在中国来讲呢,这样的企业是特别稀缺的。所以我为什么刚才这个方面,我问的也特别多,因为大家确实非常关注南车北车,包括重组之后的中车,因为它很稀缺,它代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高度。其实大家呢也对这个企业,或者是整个这个行业给予了很大的期望,所以大家关心它的盈利持续性,关心它的这个发展思路,关心它重组之后的这个走向,当然落到这个标的上,就是大家关注它股票的这个走势。那么接下来第三个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我们说这个行业,这个企业很稀缺,它在世界轨道交通领域里头都是首屈一指的,那么我想问与加拿大的庞巴迪、法国的阿尔斯通,包括俄罗斯的运输机械公司,这是你们同行业世界级企业之间的竞争,你觉得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我们的南车北车或者说重组之后的这个中车,跟这些企业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劣势,你们有什么思路能够追赶?



余卫平:应该说是优势是很突出的,在轨道交通方面,同这几个国家来比,这几个公司来比,我觉得体现在几个方面,从高速动车组方面,中国的高速动车组应该说比这几个国家,既有良好的性价比,良好的服务,良好的质量,更有一条完全非常胜出的就是运营,成功的运营经验。中国现在的高速,高铁的公里数,今年要达到了1.6万公里,这是世界上所没有的数量。



主持人:国家经济发展庞大的需求,实际上对你们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带动力。



余卫平:对对对。



主持人:所以我们企业的发展实际上还是依托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余卫平:对对对。你比如说在国外,它没有这样的叫作运行环境,我们国家是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种地理的气候环境,是欧洲这几个国家所没有的。你比如说从哈尔滨到上海,这种温差三四十度,三四十度,而在欧洲,无论你是庞巴迪的地方,还是属于西门子啦,英国的地方都没有,这是一个气候,温差这么大。再一个从这种桥隧比,从武汉到广州的桥隧比是达到了60%多,有200多座隧道、200多座桥,那么这是世界上什么地方。



主持人:这个贵广高铁就说是隧道最多的。



余卫平:是啊。



主持人:几乎就是穿着隧道一条一条过来的。



余卫平:是啊。你再比如说从这个公里数,从这个广州到北京呢,深圳到北京呢,哈尔滨到上海都两千多公里,又有这么大的温差,又有这么大的复杂的结构,而我们现在拥有一千多列的车在这上面跑,这种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到现在已经安全运营了15亿公里,这是他们所没有的,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那么说在这个城轨方面,在这个城铁方面,应该说我们现在是跟世界上几大家的,在技术说应该说不相上下的,但是在这种性价比优势上,我们是既有突出的,这几年来讲,我们在国际上的市场,应该说在这方面显得非常充分。这一次我们的美国波斯顿成功地取得美国的波斯顿项目,应该说就是一个良好的作证。我们在香港的沙中线、南岛县,香港是比较挑剔的标准,也是用我们的地铁。在前一段时间,美国的洛杉矶的交通业主主动邀请我们去和他们交流,说他们在未来还有一些,在这两年还有一些项目要招标,希望我们中国公司能够对他们提供良好的性价比的产品,这就是实力呀。



你再比如在这个货车方面,货车方面,在重载,中国的这种重载技术,现在在世界上可以说是NO.1,世界上三大矿业公司,矿业公司,近几年来买的这种重载的车辆的水平,全部是中国的产品,而且一万多辆。



主持人:也就是说它们从铁化石上赚我们的钱,我们可以从这个重载车上赚他们的钱,对吧?这倒是一个好事。



余卫平:互利双赢,互利双赢。



主持人:在全球化的这样一个时代,实际上是一个互利双赢的这么一个结局。



余卫平:对。




新常态下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向何处去?


主持人:我想再接下来再问您一个问题。



主持人:就是我们刚才实际上是比较了跟跨国公司之间的优势和劣势,我相信你也是认识得很清楚,那么我们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背景是什么呢?就是新常态,新常态跟我们这个具体的行业看似没有关系,其实关系是特别重大的,因为它基本的背景是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增长速度下台阶,结构调整这个过程非常缓慢,非常痛苦,还需要消化前期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当中,也总结了九个方面的趋势,其中也提到了在投资领域,我们实际上房地产,传统行业的投资,实际上是面临饱和,那么这种新常态背景经济下滑,结构调整,相关前期政策,那么对我们政府企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外我们海外谋篇布局带来什么影响,我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余卫平:应该说这种经济的新常态,对北车来讲或者叫对北车南车轨道交通行业吧,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从这种市场层面来看,国内的从这次人代会上,总理讲在铁路要投资八千个亿,还要八千公里的轨道交通完成,这在国铁方面,那就是有较大的基因,在城铁的方面,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基础建设的公共交通,应该说是同重比的,这个城轨的每年需求量,从原来的每年2000多辆,现在是上升到了3000多辆,所以说在城铁方面也是有一个较大的需求,这在国内来看。从国际市场来看,国际市场应该也是有一个很好的需求,这主要来自于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这个行业,是一个绿色的、环保的一个产业,解决大家世界上一个公共交通难题。第三,这个产业能够带动很多相关的产业,像信息产业、电子产业、材料产业等等很多。



我们原来曾经研究过,铁路投资,一能够带动九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说在世界经济正在恢复状态的时候,很多国家对这个交通产业,就是公共交通的基础产业的投资加大了,根据这个德国SCI公司的统计,近几年来,世界轨道交通的市场,增长率,复合增长率是在3.4%,这是一个从市场层面来看对我们这个行业在新常态下,是有一个良好的市场需求。



主持人:实际上新常态这个过程当中,虽然我们看到经济增速放缓,但同时呢,它也产生了一个新的机会,就是我们讲的公共设施不足的情况,可以在这个时候拿出来解决。



余卫平:对。



主持人:早干晚干早晚得干的事情,现在就可以干了。



余卫平:对对对。



主持人:那你在投资过热的时候,可能这些事情要缓一缓了。



余卫平:对对。



主持人:所以我个人觉得恰恰是公路设施这一块投资的一个黄金时期,那么这个公共设施的投资呢,恰恰也支撑了我们这个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这个局面,因为我不能让它断崖式的下滑。



余卫平:对对。



主持人:我需要它慢慢的放缓,这个放缓的趋势我们是知道的,但我们不希望它过快地放缓。



余卫平:对。

主持人:还有一个我觉得对我们整个轨道交通行业,影响非常重大的政策,就是我们十八大以来,在推动区域政策,其实我们看到区域政策,一个要点就是互联互通,统一国内大市场,我甚至于是这样去总结,这是我们自加入WTO之后,第二次统一国内市场运营,那么这种统一市场首先在物理上要统一,在交通上要统一,要实现互联互通,所以这个区域政策也给这个轨道交通实际上带来非常大的。



余卫平:新的发展机遇。



主持人: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余卫平:对。



主持人:这方面,因为我们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看的还是很清楚。那么从具体来讲,我们现在提出了“一带一路”,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长江经济带,也许还会对于沿边、沿江这些地区开放,那么推动这种开发,就势必要跟东、中、西部互联互通,那么从您这个角度来看,您比较重视国内哪些线路或者哪些区域,这个是不是方便说一下?



余卫平:应该说经济发展的区域,就是市场需求的区域,市场需求的区域就是我们要重视的区域,你比如现在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原地带,包括未来下一步西北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区域,而且我们也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从技术角度,在载人方面,从高铁、高速方面,北车已经围绕着这种产品,从速度是140到350,全序列的都有这方面的动车组,在机车也是各种功率的,包括现在高原机车。在城铁方面,地铁、轻轨、磁悬浮、单轨,还有现在的100%低地板这些,都有成熟的产品。无论是什么材料,钢铁的、钢的、铝的、不锈钢的、复合的制式什么,有两万五(千瓦)的,一千五(千瓦)的,七百五(千瓦)的等等,这种可以说是“万国地铁”的生产都有。



主持人:产品非常齐全。



余卫平: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已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金融行业加快创新有利轨道交通装备走向世界


主持人:那么下面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大规模的投资,应该说我也承认我们进入新常态,那么推动区域政策的协同,是给轨道交通这个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前景,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过去几年,很多企业都面临负债率比较高、杠杆率也很高、融资成本也非常高的这个问题。您所处的这个行业,或者您自己所处的这个企业,在融资成本这个角度,您觉得有什么困难吗?



余卫平:确实面临着这个,主要应该说是在海外的竞争上,我们的融资利率确实是比对手高了一些。



主持人:您自己感官上,平均能高多少?



余卫平:它根据不同的项目,如果是我们国家口行支持的政策来讲,应该说是国家优待这方面应该是比较好的。如果是商业来讲,确实比对手高。


再一个我们的整个信保的利率也比较高,所以说在前几次围绕着走出去,对金融支持和进出口工作研究当中的金融支持,我都提到了希望我们金融行业能够加快这种创新。在这两方面(利率和担保)能够很好的创新,我想有了金融的支持,我们的走出去步伐会更快。




中车公司会更强更大


主持人:就从您这个角度金融企业实际上也需要适应新常态,适应走出去的这个战略,不光是这个创新,还得解放思想,那么因为我们出去那是做生意,是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一同发展,是个做生意的事情,没有必要把它附着上太多这种商业以外的这种因素,那么我们知道现在大家对于南北车合并是特别关注,信息也相继发布了,市场也给予了非常的评价,就是表现在你们股票涨势非常良好,那么您对于重组这个事情怎么认识?



余卫平:我觉得重组之后,形成了未来的中车公司,会是一个更强、更大的,对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发展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和先锋作用的。



主持人:就是从您作为一个普通员工这个角度,您怎么看待企业,两个大型企业之间的这种合并,它的机制、组织业务上会有一些什么变化呢?



余卫平:应该说重组后,会围绕未来的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形成这种跨国经营、高端企业在全球上具有知名的这种企业的方向去重新地组合和构筑,我相信通过这种组合和构筑后,会尽快实现中国制造的2025,做出一种叫做领头的吧,或者叫做先锋的,或者叫做这种作用的吧。



主持人:是啊,从我们这个角度看,至少你研发的技术,研发部门可以合二为一是吧?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很多这个成本。



余卫平:对,资源重组。



主持人:资源重组。



余卫平:构筑优势嘛。



主持人:对,第二个就是在国际上你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了。



余卫平:对,话语权,对。



主持人:第三个,我觉得应该说整个品牌可能更突出了。



余卫平:对。



主持人:原来是南车、北车两块,现在是一家。



余卫平:对对对。



主持人:其实我说到这里我就联想到一个问题,跟一开始咱们交流的这个有关,就是作为中字头的国企,因为之前我也在央企工作过,我在中海油工作过多年,因为央企这些年核心竞争力确实大大增强了,那么走出去应该说也是取得了确实不错的成绩,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从我们这个观察来讲呢,我们如何融入当地的法律、文化、宗教、自然环境,可能会在非洲,在北美,在中亚,你会遇到非常不同的这种文化社会环境,就是从北车这个角度,你们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



余卫平:其实很简单,一要认知,二要按此办理,三就是勤沟通、勤总结,就能够很有效地融入。



主持人:实际上我觉得这也是中国的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国际化、全球化的一个过程,其实刚开始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是没有这根筋的,然后遇到的具体问题多了,那么融入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多了,可能慢慢的我们也学会了,它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今天我们的这个题目特别好,对话新国企,我们刚才讲了新常态,其实我们现在的国企呢,是一个新国企的含义了,它已经不同于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也不同于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国企,也不同于我们90年代末期改革那个国企,今天大量的国有企业成了全球化链条当中重要的一环,也不断地融入到了当地,你在当地的企业,它可能不认为你是一个什么国企,它就是认为你是一家轨道交通的企业,是它自己的企业,这个我想可能这个目标就达到了。


余卫平:对。


主持人:我还有一个问题特别想请教您就是,还是涉及到“一带一路”,那么“一带一路”实际上不光是陆上这一块,那么还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我不知道您考虑过一个问题没有,就是未来港口与轨道交通在所谓人流、物流的连接上,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港口来了,然后通过轨道交通与大城市的这种连接,就是“一带”和“一路”的这个衔接,我不知道考虑过我们轨道交通企业能做些什么工作?


余卫平: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成功的案例。从港口进入内地,从技术上,从产品上,从服务上,现在已经是没问题,完全具备,只要市场需求,我们就完全可以满足,这里面就是采用从空中的飞机,水面的轮船,到地面的叫做长距离的公共交通和转入室内这种短途的交通,完全可以实现一种无缝的衔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陆海空一体化的服务,一体化的服务,这方面完全没问题。


主持人:那么就是您刚才也说到,我们实际上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到技术、资本,甚至可能还有人才、装备,我们越来越多的资本、技术、人才、产品进入到了国际市场高端的这个领域,那么在专利技术保护方面,我们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做法?或者我们怎么鼓励我们的科研人员更多地去做研发,更多地保护他的知识产权。


余卫平:在这方面我们中国北车应该出台了一些围绕这种人才的发展和创新这方面,有这种趋前鼓励,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就是专家管理办法,专家的薪酬指导办法等等这些围绕着这种人才的创新的激励措施很多,应该说我们现在在专利上申请已经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不少了,详细的数字我今天没记得。



高铁拥有核心技术,走出去没问题


主持人:那么就是说单纯从一些核心的技术领域,您能不能大致跟我们说一说,就是我们在哪些技术领域可能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哪些领域跟国际同行大致相当,哪些领域我们比人家还有差距。


余卫平: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高铁这方面的,在高铁的核心技术方面,牵引、自动、网络这三大系统,应该我们已经是完全实现了自主化,在高铁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大配套技术,更是完全实现国产化,这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飞机运地铁”赢得国际信誉


主持人我之前在石油企业工作过,就是我们在路上采油什么这些方面,确实有很多领先于国际同行的一些技术,但是从总体上呢,我们可能跟国际同行大致相当,有些地方还有落后,当然这也给像您这样的企业领导人,也是一种,怎么说呢?催促,我们在很多方面其实还需要以只争朝夕的这种劲头去赶上,那么国际上其实我觉得像刚才咱们提到的几家公司,也是非常值得尊敬,没有它们与我们之间的竞争,也不会产生我们这样大的公司,而且在中国国内产生这么大影响,形成社会共识这样一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其实我们也应该向国际同行致敬。我想我们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很多非常强劲的对手,那么这些对手呢,实际上也是能够有助于我们自己的这种发展。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您刚才讲的,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服务,那么从服务这个角度来讲,能不能谈谈我们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


余卫平:在服务这方面,我们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吧。第一个方面就是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服务;第二个就是我们体现在这种人力的,还有配件的、技术的配备上比较到位;第三个呢,就是我们的服务,就是应该是24小时的有效制。


主持人:全天候。


余卫平:全天候有效制的,应该说服务也是能够带来市场的。在某一个国家有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是原来一个外国公司在做的,但是呢,后来就是由于服务不好,我们的产品又比较好,所以后来就是采购了我们的产品。再比如说唐山(中国北车唐车公司)的,土耳其有一单轨道交通,就是轻轨的订单,就是由于当时,原来是船运,在船运过程中呢,就是它们遇到了台风,台风的影响,结果影响了一个月的运输周期,如果按照自然灾害来讲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用户很着急,所以说就是为了保证向用户及时地交货,排除这种自然的影响,唐山是采用了大飞机,我记得有一个在新闻播过,在石家庄的大飞机,装载的这列车,把它及时地运到了土耳其,土耳其当时就是非常感谢,因为它们的市长,就是这个城市正在竞选,他说来了,我们就是守信誉了,然后这个车就跑的很好,这个公共交通都是一个城市领导的亮点,这个市长就凭借着这一点,把这个市长就竞选上了,变成了第二任的市长。


主持人:还靠着我们这个项目当了市长。


余卫平:对,而且就是在这个突破期,唐山都挺有生意的嘛,在大年初一,我就收到了唐山的报告,说他们土耳其的地铁又中了一标,这也是靠着上一次的信誉。


主持人:开门红了。


余卫平:开门红,大年初一真是开门红。


主持人:好,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对话新国企,引领新常态”的谈话节目,这个节目是由国务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由国资委宣传局、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一档节目。今天呢我们对话的嘉宾是中国北车的副总裁余卫平先生,刚才呢,我和余总也在轻松的气氛当中聊了很多,原来我们主办方给我们的提纲我们大致参考了一下,没有完全按照提纲,但是我觉得这样谈的效果特别好,那么从新常态的这种背景,从“一带一路”的战略,也谈到了我们新国企的新作风,那么新国企在走出去遇到的困难,取得的经验,以及刚才您说的喜悦的这些事情,那么在整个的新常态背景之下,应该说呢,确实是给我们相关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同时呢,也确实是给像轨道交通这样的行业带来新的机会,无论是在国内的区域市场还是在海外的市场,那么应该说呢这个危与机并存。如何能够把这个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如何能够实现国际化、全球化,成为跨国公司当中首屈一指的行业领袖,我想既取决于天时地利,也取决于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行业的企业领导人他们的努力,那么我们既向我们轨道交通行业的这些从业人员致敬,也向这个行业的领导者、企业家致敬,那么今天的访谈呢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余卫平: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余总,谢谢我们的工作人员。


余卫平:谢谢管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